笔记和截流混合双打,这个方法很好;

今天的感受主要有三点,分享给大家。 第一点:我之前忽略了一个关键点——做红薯号时的喜好设置。 最初我们在做红薯号时,完全忽略了“喜好”这一环节。一开始,我们直接着手养号,第一篇发布的内容就是我们自己产品的推广。虽然按照老师说的流程去养号,但在一些细节上没有做到位。结果就是,刚开始时,笔记的浏览量基本都在200左右,没有特别好的数据反馈。 第二点:粉丝群的“钩子”使用不当。 我们曾经创建粉丝群,把所 […]

今天的感受主要有三点,分享给大家。

第一点:我之前忽略了一个关键点——做红薯号时的喜好设置。

最初我们在做红薯号时,完全忽略了“喜好”这一环节。一开始,我们直接着手养号,第一篇发布的内容就是我们自己产品的推广。虽然按照老师说的流程去养号,但在一些细节上没有做到位。结果就是,刚开始时,笔记的浏览量基本都在200左右,没有特别好的数据反馈。

第二点:粉丝群的“钩子”使用不当。

我们曾经创建粉丝群,把所有人加进去,但并没有像今天老师所教的那样,通过换微信号的方式来增加互动,这点我今天才体会到。记得当时我们做了一个英语公开课的推广,在一个星期内加满了4个群,但实际带来的有效粉丝很少。我们当时的做法是,在群的昵称里加上了微信号,并发了几张图片,这样进来的人能够看到微信号。然而,这种方法的保粉率很差,因为它并不直接。

第三点:混合引流的策略——红薯号的笔记与截流方法。

今天老师讲的关于红薯号笔记加截流的策略,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感受。我做的是资料类的推广,特别是考研相关的内容。每到考试临近,我们会发一些压题卷等资料,很多考生在临考时急需这些内容,非常容易爆发流量。上个星期六是考研的前一天,我们在星期四、星期五的时候,用了相同的方式去做了推广,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引爆了流量。

但我们也意识到,如果红薯号爆了,平台会警告或限流,我们的微信号会被封禁。因此,我们的策略是:一旦红薯号爆了,就需要快速截流,防止微信号被封。我和我的团队采取的是——“疯狂引流,但也要防止微信号被封”。我们会提前准备好一些小号,用来接流量。

总结:

通过混合引流的方法,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流量问题,还能规避平台的风险。关键是要合理运用红薯号与截流的方法,让流量得到最大化的利用,同时又避免了平台的警告或封号风险。

这是我今天的分享,谢谢大家!

分享到:
赞(0)